Back to top
前台别名: 
ZJUI专聘教师
Chinese(中文)

Yasutaka NARAZAKI

Yasutaka Narazaki在日本东京大学土木工程系获得理学学士和理学硕士学位,并于2020年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土木与环境工程系获得博士学位。他的研究兴趣是将创新结构检查和监测策略并用于弹性和可持续的民用基础设施系统。基于他在结构工程、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方面的技术背景,他在以下三个领域进行了研究: (1)基于自主视觉的钢筋混凝土(RC)铁路桥地震后快速响应和恢复检测; (2)基于计算机视觉的密集位移和应变测量策略的开发、定量性能评估和优化;(3)基于振动的结构系统识别和损伤评估。他研究方法的特点是跨学科和国际合作:他曾与土木工程,计算机科学,和机器人领域的研究人员合作,其中包括来自中国、美国及日本的研究人员和从业人员。他将不断扩大研究和协作,在不断变化时间和地点的情况下,利用所有可用的传感器(如相机和加速计)、传感平台(如机器人),和其他先进知识(如有限元模型和建筑信息模型),最终建立一个城市规模自主检查/监控解决方案。

Chinese(中文)

Pavel Loskot

Pavel Loskot获得捷克技术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士学位和无线电电子学硕士学位。他曾担任芬兰奥卢大学无线通信中心的研究科学家和项目经理,之后前往加拿大,在阿尔伯塔大学获得无线通信博士学位。自2007年起,他担任英国斯旺西大学(Swansea University)高级讲师。他是IEEE高级成员,英国高等教育学会会士,英国研究生教育委员会公认的研究生导师。他目前的研究兴趣是将统计信号处理方法应用于电信工程和计算分子生物学中的问题。

Chinese(中文)

杨浩

杨浩博士,毕业于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主要研究方向为无线网络分析,边缘智能计算,智能物联网以及联邦学习。他于2012年获得哈尔滨工业大学学士学位,2013年硕士毕业于香港科技大学,并于2017年在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取得博士学位(导师Prof. Tony Q. S. Quek)。2017-2020年就职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在博士与博士后期间,他曾访问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导师Prof. Jeffrey G. Andrews)以及普林斯顿大学(导师Prof. H. Vincent Poor),并长期与多所国际知名大学的研究者保持合作关系。曾获国际学术会议最佳论文奖2次、2015 IEEE Communication Letters优秀审稿人奖、2017 IEEE Transactions 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优秀审稿人奖,并在IEEE ICC '19, IEEE WCNC '20, IEEE Globecom '20 等通信旗舰会议上进行Tutorial系列讲座报告。

Chinese(中文)

Kemal Celebi

Celebi博士是一名材料科学家,具有物理和机械工程背景。他分别在土耳其比尔肯特大学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获得物理学学士和硕士学位。他于2014年在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获得机械工程博士学位,他的毕业论文主要是研究穿透孔石墨烯膜。在完成博士学业后,Celebi博士最初在土耳其比尔肯特大学的材料科学系担任教职,随后在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担任高级科学家。他的主要研究方向为纳米材料合成、超薄膜和功能涂层。作为PI,他获得了多项研究经费和奖学金,包括欧盟居里夫人奖学金。Celebi博士指导了十多名研究生,他的研究成果多次在著名的期刊上发表,如《科学》和《纳米快报》。

Chinese(中文)

阎妍

阎妍是ZJUI讲师,她于2020年获得伦敦玛丽女王大学博士学位。在此之前于西安交通大学获得本科和硕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可再生能源,风力机以及计算流体力学。


Chinese(中文)

刘佐珠

在加入ZJUI前,佐珠是新加坡国立大学统计系的博士后研究员。他2015年本科毕业于浙江大学,2019年博士毕业于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导师:Prof. Tony Q.S. Quek, Prof. Lin Shaowei)。在博士期间,他曾在日本理化学研究所人工智能中心访问,也在东京Preferred Networks公司工作。佐珠目前的主要研究方向是无监督机器学习和智慧医疗,他也对深度学习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很感兴趣。

Chinese(中文)

王高昂

王高昂博士于2020年9月加入ZJUI成为助理教授。他的研究方向有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图像和视频处理,具体还包括多目标跟踪,姿态估计,深度学习网络,主动学习等。


王高昂博士2013年于复旦大学电子工程系获得本科学位,2015年于威斯康星麦迪逊分校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系获得硕士学位,2019年博士研究生毕业于华盛顿大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系信息处理实验室。之后他工作于旷视美国研究院和Wyze Labs,致力于多帧图像融合以及端云结合的深度学习网络研究。

Chinese(中文)

Said Mikki

Said M. Mikki现任ZJUI副教授。他于2008年12月毕业于美国密西西比大学,获得电气工程博士学位。2009年至2015年,他在加拿大皇家军事学院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系担任研究教授。2015年9月至2020年5月,他在美国纽黑文大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与计算机科学系担任助理教授。

他在电磁学基础理论,计算方法和优化技术,纳米电动力学,超材料,天线近场,和新方法表征天线系统,包括天线合成算法和设计等领域发表相关论文。2016年,他出版了第二本书《应用电磁学的新基础:领域的空间结构》。他目前的研究兴趣包括无线通信、电磁理论、天线和电路、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量子信息处理和纳米技术。


Chinese(中文)

王爱丽

王爱丽博士是浙江大学ZJU-UIUC学院的助理教授(tenure-track)。她的研究兴趣是集成电路(IC)设计,这包括模拟/混合信号电路设计、低功耗电路设计、物联网应用设计、温度传感器设计和生物医学应用的模拟前端电路设计等。王爱丽参于了3项美国纵向项目和1项横向项目研究,其总费用约430万美元。她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6篇(SCI),会议论文7篇。

Chinese(中文)

林毓

林毓博士是ZJUI助理教授。她于2017年获得耶鲁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博士学位,于2011年获得浙江大学光电工程学士学位。在加入ZJUI之前,她在位于德国的欧洲分子生物学实验室担任博士后研究员。林博士从事工程、生物和物理交叉学科的研究。她设计并制造了新型显微镜来研究有趣的生物结构和功能。

研究领域:超分辨光学显微镜,光片照明显微镜,自动化显微镜和高通量图像数据处理


Chinese(中文)

页面

订阅 RSS - ZJUI-ZJUI专聘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