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前台别名: 
ZJUI专聘教师
Chinese(中文)

Oleksiy Penkov

Oleksiy Penkov博士是ZJUI副教授。他于乌克兰国家技术大学“khpi”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2017年,他于乌克兰电物理学和辐射技术研究所固体物理学专业获得物理和数学博士学位。 此后,他赴韩国任博士后研究员。在加入ZJUI前,他任韩国延世大学纳米穿戴研究中心研究教授。

 



Chinese(中文)

Klaus-Dieter Schewe

Klaus-Dieter Schewe博士是ZJUI教授,他曾在德国波恩大学学习数学和计算机科学专业,并于1985年获得数学博士学位,也曾在博世公司和飞利浦等工业界知名公司从事科学研发工作,后又选择回到学术界,在汉堡、科特布斯、克劳斯塔尔等地的大学从事教职工作。1995年,他获得了勃兰登堡工业大学理论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并自此开始担任该校成为终身轨副教授(1994 – 1999),后在新西兰梅西大学任教授(2000-2010)。2010年开始,他担任奥地利软件技术中心科研主任。他是基础信息和知识系统国际会议创始人(FoIKS)。他曾在新西兰和奥地利获得不少杰出学者的称号。


Chinese(中文)

Cristoforo Demartino

Cristoforo Demartino博士是ZJUI助理教授。他本科(2008)和硕士(2010)均毕业于意大利雷焦卡拉布里亚大学土木工程专业,也于2012年获得罗马大学硕士学位,毕业论文题为《预制混凝土工业建筑的地震经济损失评价》。2014年,他于意大利那不勒斯菲里德里克第二大学获得结构工程博士学位,毕业论文题为《覆冰斜拉索的空气动力学和气动弹性表现》。在加入ZJUI之前,他是南京工业大学的博士后研究员。他发表了逾65篇学术论文,包括期刊论文30篇和会议论文36篇等。

研究领域: 结构工程,风力工程,地震工程,结构动力学,桥梁工程

 

 


 

Chinese(中文)

邵昉伟

邵昉伟博士在复旦大学化学系获得了本科和硕士学位后,于2002至2007年期间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化学与化工学院院长Jacquelien K. Barton教授的指导下完成了博士学位的学习。此后,她在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和马塞诸萨州总医院进行了博士后的研究。2010年,邵昉伟博士加入了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化学与生物化学系,获得南洋助理教授计划的支持,建立独立课题研究组,开展科研与教学并重的学术研究工作。

Chinese(中文)

朱廷举

朱廷举博士2004年毕业于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获土木与环境工程(主修水资源系统工程、副修农业与资源经济学)博士学位。此前他分别于武汉水利电力大学(今武汉大学)和清华大学获得水文学及水资源专业学士和硕士学位。从2005年至2018年他在国际粮食政策研究所(IFPRI)工作,任博士后、研究科学家和研究员,从事水文、工程和资源经济领域的交叉学科研究用于分析全球、区域、和多个国家变化环境下的可持续水资源管理、粮食安全及相关社会经济问题。在此期间,他主持和参加了多项由世界银行等多边国际组织、美国科学基金会等联邦政府机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政府机构,以及其他基金会资助的研究项目,并在组织和开展这些研究的过程中与多个国家的自然科学、工程和社会经济领域的科研和政策分析人员进行了深入的合作。近年来他在几个世界一流大学参加博士论文委员会或合作指导博士研究生,在各种专业协会和国际会议的委员会里任委员或共同主席。他是水资源、气候变化、粮食安全领域多个主要国际期刊的审稿人,目前担任美国土木工程师协会会刊《水资源规划与管理》的副主编。他的研究工作曾获美国地球物理学会《水资源研究》期刊最佳论文奖(2011)、美国地球物理学会《水资源研究》期刊高亮论文(2018)、和美国运筹学与管理科学研究协会(INFORMS)“能源、自然资源与环境——自然资源领域”最佳论文奖(2018)等奖项。

Chinese(中文)

周翠

周翠博士现为浙江大学国际校区浙江大学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校区联合学院助理讲师,其于2016年获得内华达大学里诺分校土木工程专业博士学位。在入职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学院之前,曾作为讲师在英国Liverpool John Moores大学工作。主要研究方向包括交通运行和模拟,智能交通系统和结构健康监测。


Chinese(中文)

王宏伟

王宏伟博士,ZJUI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浙江省特聘专家。加入ZJUI之前,王宏伟博士担任朴茨茅斯大学讲师并且自2014年1月起担任高级讲师。王宏伟博士2007年至2010年就读于剑桥大学工程设计学研究中心,获得博士学位,在此之前在浙江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与仪器科学学院和竺可桢学院)和清华大学(国家CIMS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获得本科和硕士学位。王宏伟博士的研究兴趣是将先进信息与计算技术应用于复杂系统设计、分析、制造和维护,长期从事复杂系统设计、知识工程、多学科协同设计与仿真、能源系统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主持和参加过中英大型科研项目10余项,出版英文学术专著一本,发表SCI/EI论文8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8项。王博士是英国高等教育院Fellow, 国际期刊Journal of Service Oriented Computing and Applications编委,IEEE多个技术委员会委员,过去几年里指导毕业博士、硕士生30余人(其中一人获得国家“优秀自费留学奖”),曾为两个国际会议做主旨报告,获得国际大会最佳论文奖两次。


Chinese(中文)

胡隽

胡隽,浙江大学ZJU-UIUC联合学院助理教授,具有博士生招生资格。博士毕业于英国帝国理工学院,加入浙大之前任英国帝国理工学院高级研究员。 其主要研究方向为交通网络和环境优化,汽车尾气排放因子分析和建模,网联自动驾驶等智能交通相关领域。发表论文和报告近40篇,SCI/SSCI论文10余篇。主持和参与的纵向科研项目(英国)6项(欧盟2项,英国4项),总经费约200多万英镑。


主要研究领域:交通网络和环境优化、汽车尾气排放因子分析和建模、交通管理和决策系统、网联自动驾驶、交通规划、智能交通系统


Chinese(中文)

李宾宾

李宾宾现为浙江大学国际校区浙江大学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校区联合学院助理教授,其于2016年获得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土木工程专业博士学位。在入职浙江大学之前,李宾宾曾作为博士后研究员在英国利物浦大学工作两年。


李教授致力于土木工程结构的安全性、舒适性和可靠性的研究,主要通过创新性的统计方法为工程结构安全性,可持续性以及韧性的度量和优化提供解决方案,具体研究方向包括贝叶斯系统辨识、结构动力分析与测试、不确定度量以及结构可靠度等。李教授研究的最终目标是为土木工程结构提供一个智能大脑,使之可以感知自身及外部信息并作出正确反应,特别是在地震、台风等极端荷载作用下。


李教授现招收土木工程专业博士生,并为其提供全额奖学金资助。有兴趣加入李教授团队的硕士和本科生请发邮件至bbl@zju.edu.cn。同时,欢迎有相关经验博士毕业生以博士后研究员身份加入团队,待遇从优。


Chinese(中文)

谭述润

谭述润博士于2019年1月份加盟浙江大学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校区联合学院,并任助理教授。他从事电磁场理论、计算电磁学与应用电磁学等方面的研究:这包括随机媒质与周期结构的散射、微波遥感技术、光子晶体与新型电磁材料、拓扑光子学、Casimir 力、电磁兼容与信号完整性、多尺度与多物理场效应分析等。

Chinese(中文)

页面

订阅 RSS - ZJUI-ZJUI专聘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