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08/25/2021

为了促进教职工释压减压、修身养性,加强校区教职工间的互动与交流,8月13-15日,国际校区工会组织了为期3天的杭州建德疗休养活动,20余位教职工及家属报名参加了此次活动。

image.png

8月13日下午,疗休养团乘车抵达行程第一站—素有“地下艺术宫殿”之称的灵栖洞。灵栖洞是浙江省避暑气候胜地,由灵泉、 清风、霭云三洞和灵栖石林组成。教职工们坐着悠悠小船,感受灵泉洞水的清澈,清风洞风的神奇,霭云洞雾的缭绕。这里不仅可以领略《西游记》、《封神榜》、《梁山伯与祝英台》等经典影视剧的外景拍摄风光,也可以体会新时尚现代“声光电”在洞内的美妙展现,经典文化与现代科技交相辉映,正如国际校区不断于历史中汲取力量,于新时代里汲取灵感。

image.pngimage.png

第二天,教职工们乘船游览千岛湖东南湖区。千岛湖岛屿众多,融自然生态与保健养生为一体融自然生态与保健养生为一体,以千岛、秀水、金腰带为主要特色景观。从海拔最高的岛屿高处眺望,湖面上星罗棋盘,小岛屿巧妙地排列成了“天下为公”的图案。疗休养团在此合影留念。晚上乘坐梦幻新安江游船,新安江常年保持在12-17℃之间,冬暖夏凉,独特的水温与空气的温差形成了旷世奇观--白沙奇雾。登月亮岛观看了沉浸式实景演出项目“江清月近人”,感受“新安江、千古月、生命轮回、根脉乡愁、前世今生”等唯美情境演绎和多层精神表达。

image.pngimage.png

image.png

  行程第三天,疗休养团前往梅城游览严州古城,重走浙大西迁之路。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为保存和发展民族科技文化实力,浙大举校迁徙、异地办学,梅城即是被彭真委员长誉为“文军长征”的第一站。教职工们顺着富春江到达福运门码头(原浙大西迁下船码头)下船,寻访浙大路竺可桢办公处、教务处、总务处,最后抵达浙江大学西迁建德办学旧址。旧址原为国立浙江大学教员孙沩私宅,浙大建德办学期间为竺可桢校长及其家人的临时住所。旧址以“浙大西迁第一站”为起点,集合千年古城深厚人文积淀、百年名校的精神传承,呈现浙江大学西迁建德的历史缩影,介绍浙大师生在梅城发生的点滴事迹等,体现浙大师生与梅城人民同舟共济,同仇敌忾,教育救国的决心。国际联合学院(海宁国际校区)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王玉芬老师,与同行的老师们分享了浙大西迁路上的励志故事,对青年教师们寄寓殷殷期望。image.pngimage.png

image.png

本次疗休养活动给大家带来愉悦的休闲体验,也在工作之余营造了互相了解的机会。教职工们纷纷表示会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新学期的工作中去!

文字:朱欣然  图片:夏强,吴诗婧,朱欣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