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09/22/2019

国际校区全体大一新生因下午有课,与浙江大学2019级本科新生形势与政策教育专题报告会时间冲突,于2019年9月20日晚集中观看报告会录像,学习校党委书记任少波题为浙江大学的传统、精神与未来使命”的报告。

5.1.jpg 

同学们,你们是千禧一代,是在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之际进入浙江大学的幸运一代,更是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进程中锻炼成长、勇担使命的有为一代’······”在精彩的开场互动和热烈的掌声中,报告会拉开序幕,任少波书记为同学们带来了精彩的一课。

5.2.jpg


来看看各位国际校区学子听了任少波书记的精彩报告之后,都有哪些感悟和收获吧!

这是我们正式进入大学课堂后的第一场形势与政策报告会,它对我们的意义就好比是从高中学习生活迈向大学学习生活的一级过渡台阶,让我们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明确自己的理想信念。其实对于大学的概念,我一开始是很疑惑。但在听了任少波书记对浙江大学的传统与发展历史的介绍后,我意识到了大学并不是学生单纯地跟随老师学习知识,而是是我们与老师共同探索学术知识,追求真理的阵地。不仅如此,我还从浙大122年波澜壮阔的发展史中,了解到了大学与国家民族兴亡的紧密联系,让我深刻感受到自己作为浙大国际校区学子的重大使命。我在浙大读书,在国际校区学习,不仅要追求知识的真理,也要努力让自己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和世界担当的优秀人才,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献上自己的一份力!

——ZJE2019级生物信息学专业 邵晓天

 

浙江大学始终以天下为己任,与民族复兴同频共振。在2600公里的“文军长征”中,浙大人保持初心、百折不挠,确立“求是”校训;在祖国教育发展中,浙大将许多学科洒向祖国各地,在服务大局中进行自身调整。浙大人的优秀事迹激励着我们前行,从张浚生教授“平身立志为国酬”到林俊德院士“纵死终令汗竹香”,从全国道德模范姚玉峰教授到全国优秀教师汪自强教授,无数浙大人生而立志,志在国家,为国奉献。作为大学生,我们可以从小事做起。入学以来,在各位学长学姐的分享中我得知,他们有人利用假期远赴景东,进行支教;有人深入学习海洋强国战略,参与海洋保护;有人深入农村,助力扶贫……我深切地体会到了自己作为浙大人、作为国际校区学子、作为新时代青年的重大使命与担当。时代的接力棒已传到我们的手中,在无数灿若星辰的名字的引导下,我们并不是踽踽独行。我们必将“以天下为己任”,在拼搏中,我们百折不挠;在奋斗中,我们敢为天下先!

——ZJE2019级生物医学专业 李想

 

张浚生曾说:“求是求知,为国为民;利民即如萤火闪,似此青春亦风流。”拿到红色信封的夏日,浙大给我们灿若繁星的期许——也曾想过,何为灿若繁星?浙大为我释疑。求是,求知,铸就熔熔星火;为国,为民,生发灿宇星光。国之忠烈的纪念碑上,恒久飘扬着求是的精魂。响应国家要求,读遍所有核物理书籍,乃是求是求知;捍卫国家主权,四处奔走光复国之领土,乃是为国为民。来到大学之前,我曾以为学好科学知识,追求个人幸福就是人生的大圆满;所幸受了求是精神的熏陶,我想真正变成一个灿若繁星的名字。选择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硬件方向,为我国的计算机硬件发展出一份力,将是我不懈努力的道路。

——ZJUI2019级电子与计算机工程 司振左

 

进入浙大,来到国际校区,求是创新的精神开始浸润我的心灵。百折不挠,历代浙大人用自己做出了榜样。程开甲院士面对技术封锁,毅然领军核弹研制工作;光仪系师生,立下军令状,打造超高速摄影机;柯映林教授带领团队潜心十年,开创大飞机自动化控制新局面。前人的成就激励着我们,未来的我们,会有着时代弄潮的勇气和魄力。作为一名浙大人,作为一名国际校区学子,我时刻准备着接过时代的接力棒。不过这次的任务,不再是救亡图存,而是民族复兴。我盼望着用中国声音向世界发声,期待着用中国技术将世界点亮。以己所学,振兴中华——这将是我、是国际校区学子、是浙大人的共同的理想。

——ZJUI 2019级机械工程专业 昌隆

 

文/倪城玥

图/何康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