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10月25肉晚18:30,在国际校区学术大讲堂,上演了一场精彩绝伦的演出——由黑白剧社倾情演绎的话剧《赵氏孤儿》。
本次《赵氏孤儿》的演出是国际校区社团文化节的活动之一,受到了众多师生的大力支持,当晚学术大讲堂座无虚席。
随着大幕的拉开,故事正式开始——十六年风霜雨雪,十六年含辛茹苦,夜夜噩梦惊魂,朝朝度日如年。程婴,一介草民,其君子之心却明如日月。待到梦醒时分,赵孤也终于明白自己不再置身局外,从观戏人变为戏中人,这记忆中的一切美好似乎也随着真相的揭开,被烈焰熔为十六年前从先辈们身上流出的殷红的血。
黑白剧社的《赵氏孤儿》以倒叙的手法,用梦中方醒、众人错愕的瞬间情感爆发,迅速引导观众进入到这一段波澜壮阔、慷慨无畏的历史中去,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
从故事的一开始,厄运的多米诺骨牌就被推倒,生死也已被注定,各种覆巢之下的死状纷至沓来,但可贵的是每一个角色的死都是如此干脆利落,绝不拖泥带水。
故事开头是程婴的梦。武士横刀在前,似乎将一去不复返;中年的红衫儒士脸上写满愤怒,却也只能抚胸长叹;那个跪地的孩子啊,又在向天地诉说着什么呢······
程婴的人生,本应是平平淡淡的,做一个医师悬壶济世,与妻子有个孩子,与她在雪中共赴白头。想必此刻的画面一定让观众深深触动,殊不知一切美好都将在此戛然而止。
十六年前的满门抄斩,这是因果的指向。屠岸贾的嘴脸是否让你同赵盾一样愤怒,庄姬无力的解释又是否让你心生怜惜而倍感无奈?
为救赵氏孤儿,程婴一次次下跪,他淤青的膝盖不断地诉说着他的无奈。他只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医师,是对道义的追求,对诺言的恪守让他坚持到了最后,幸好,他并不是孤身一人。程婴妻,韩厥,公孙杵臼······众义士的形象冲破时空的界限,激发观众的忠义精神与爱国情怀。“忠义”并非赵氏一族之忠,也不是程婴一人之义,而是升华为对整个家国的赤诚之心。
演出结束,全场掌声雷动。这出交织着忠义与诚信、复仇与杀戮的中国文学史上的《哈姆雷特》,带给观众无限的思考。
程婴最初为了保全忠义而选择了家破人亡,而最终在不可逆转的命运拨弄下被迫去面对了他本不想接受的一个结果,后来他到底是要让赵武为赵氏满门报仇,还是为他的妻儿报仇呢?这恐怕连他自己都分不清了。赵武只是个孩子,那些血海深仇离他太遥远,但他没得选择,命数既定,他只能举剑走向那个注定的结局,即使这一路上,没有人询问他的意见。屠岸贾最终的含笑赴死究竟是一个极恶之人最后的得意洋洋还是整整十六年之后的恻隐与悲怀?血与泪,爱与恨,交织缠绕在一起,这些疑问,将要留给观众自己揣摩。
演出落下帷幕,但那无数动人瞬间依然会闪耀在记忆深处。感谢黑白剧社,给予我们心灵的冲击,带给我们这段值得珍藏的回忆。
文/翁天乐
图/陈亭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