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国际联合学院(海宁国际校区)秋冬学期的课程正式开始上课。为了使新生能够适应全英文的教学环境,今年,国际校区在新生始业教育中首次安排了浸润式英语培训环节,通过全天候英语环境的沉浸,帮助新生完成从中文语境到英文语境的过渡。
9月11日,军训刚刚结束,全体新生便投入到英语培训的课程当中。此次培训共持续6天,包括8个专题课程、5个互动课程和一次电影欣赏课,除此之外,培训还要求学生在这几天的课余生活中也使用英语沟通。专题课程全部采用小班互动式教学,除了有专业英语外教讲解的“高中和大学的比较”“说在大学”“写作技巧——如何与学校教职工沟通”等课程外,还有由高年级学长、学姐自己设计的“如何制定自己的时间表”“怎样能学好英语”等经验分享课。
专题课程采用小班互动式教学,每个小班不超过24个人,老师可以走入学生中间,细致地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根据反馈调查结果显示,由高年级学长、学姐执鞭上的课程是同学们最欢迎的一堂课。
除了课堂教学,每天的培训中还安排有互动体验课程,包括“Mix and mingle(交叉小组聊天)”“Language speaking exchange(与汉语中心的留学生交流)”“Scavenger hunt: getting to know campus(校园寻宝)”等。同学们和留学生一起分组完成任务,在其过程中练习和习惯用英语沟通。
“Mix and mingle!”环节,学生分小组与外教及留学生交流。每5分钟,随着主持老师发出口令,外教或留学生马上“流动”到下一组开启新的话题。
同学们努力抓住每一轮机会,兴奋地参与到每个简短的话题当中。
中国学生还与留学生进行了英文歌曲“Battle”,多才多艺的同学轮番上台献唱。最后中外学生以5:5战平结束了比赛。
最受学生欢迎的“Scavenger hunt ”环节,同学们再次被打乱分成小组,完成一份有30多个问题的“校园寻宝”任务。
同学们需走遍校园,寻找诸如“哪里可以找到‘到浙大来做什么’这句话”“国际校区共有多少个旗杆”“徐志摩画像旁边的另一个剑桥校友是谁”之类的各个问题的答案,
最终以提交答案的时间分出胜负。
今年的浸润式英语培训,是第一次尝试将英语培训与始业教育相结合。学生在学习和练习英语的同时,增强了对国际校区的了解和对大学课堂、大学生活的认识。据培训负责人、英语中心代理主任Ricky Jeffery介绍,8成以上的学生很喜欢这次浸润式英语培训的课程并认为对自己是有帮助的。学生们高度的参与热情和综合能力也给外教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文 夏平 摄影 夏平 刘子恺)